新技術、新應用、新賽道、精益數字化智能制造- 驅動制造業新質增長
主講:林勝益老師
【課程背景】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的新詞匯。這一概念強調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的快速發展,來加快形成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新質生產力,從而增強發展新動能。
隨著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制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個性化和交付速度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新興技術的涌現,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動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制造業迫切需要通過精益生產、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等先進方法論,來提升自身產品的質量、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來建構新質生產力。
當前,全球制造業的總產值在2023年達到了約30萬億美元,其中,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其制造業總產值占全球比重超過28%。然而,面對日益增長的生產成本與環境壓力,傳統制造業的利潤率卻在逐漸下降。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2023年間,全球制造業的平均利潤率從5.5%下降到了4.8%;同時面對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速,整體產業鏈往東南亞,印度等區域轉移等因素,中國制造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
因應未來趨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強化刻不容緩。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或是放棄傳統產業,而是在傳統產業、基礎產業、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運用精益生產、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為所有產業賦能。并促進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使其實現“新質化”。因此,如何以精益、數字化、智能制造,進而邁向燈塔工廠的發展路及體系建設,來降本、求質、增效,實現企業與國家新質生產力的目標: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運用全要素生產、發展高質量,來建構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家與企業。
本課程旨在深入探討新質生產力下制造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新技術、新應用、新賽道、精益數字化智能制造-,能驅動制造業新質增長。理解新質生產力,來引領企業實踐打造新質生產力,實現利潤率與獲利的大幅增長。
【課程收益】
1. 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國家政策的重點,幫助學員把握政策方向和發展機遇。
2. 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及其在制造業中的應用、趨勢與未來發展方向。
3. 新質生產力強調科技創新的主導作用,引領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和新型工業化進行設計。
4. 理解新質生產力體系建設,是以企業全要素生產、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燈塔工廠的體系建設,來建構新質生產力。
5. 理解新質生產力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應用
【課程對象】企業總裁、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總監、廠長等生產與經營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新質生產力理論與前沿動態
1. 新質生產力的定義與內涵
2. 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區別與聯系
3. 新質生產力的產生背景與發展趨勢
二、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
1. 工業4.0與智能制造
2. 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
3. 綠色可持續技術
4. 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中的作用
5. 數字經濟與AI應用探索
三、組織創新與管理升級
1. 精益生產奠基數字化、智能制造、燈塔工廠新質生產力建設
2. 敏捷管理:敏捷理念與實踐
3. 數據驅動與決策優化
4. 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組織結構調整、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含新型勞動者培育)
四、新質生產力與企業發展
1. 新質生產力與企業競爭力提升
2. 新質生產力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中的應用
3. .新質生產力與企業戰略規劃的融合
五、新質生產力與產業發展
1. 新質生產力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2. 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3. 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應用
4. 企業探索新技術、新賽道、新應用
六、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案例
1. 新質生產力的挑戰與機遇
2. 國內外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 新質生產力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七、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策略與建議
1.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選擇
2.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議與措施
八、Q&A、課程小結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