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調研報告
未來企業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組織?其實很多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答案多得讓人眼花繚亂,無法分辨,例如學習型組織、流程型組織、無邊界組織、創新型組織、生態型組織、云組織、水樣組織等,這些組織都是依據市場變化對未來的一種預判。
面對如此多樣化的組織,企業恐怕也會懵,更不用說如何設計。這時就需要對各種組織進行辨別,把組織特點提煉出來,讓人們能夠清晰的看到這些組織。
各種組織典型特征
這些多樣化的組織都在訴說著未來組織的特點。
學習型組織,是指企業通過“組織學習”實現員工知識更新和保持企業創新能力,并使組織績效得到提高。典型的特征是知識更新與創新。
流程型組織,是以系統、整合理論為指導,為了提高對客戶需求的反應速度與效率,提升對客戶的產品或服務供應成本建立的以業務流程為中心的組織。典型的特征是以客戶為導向,集成化與系統化。
無邊界組織,是指其橫向的、縱向的或外部的邊界不由某種預先設定的結構所限定或定義的這樣一種組織設計。典型的特點是靈活性和非結構化。
生態型組織,是一種能夠高度靈活,能夠自我更新、可以進行新陳代謝的企業組織。典型的特點是靈活性、能夠新陳代謝。
創新型組織,是指組織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較強,能夠源源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等一系列創新活動。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型組織就是把創新精神制度化而創造出一種創新的習慣。典型的特征是創新性。
這些概念都是從組織的功能或者屬性進行定義組織的類型,相信隨著市場的持續變化,還會涌現出更多的新概念。如果概括一下這些組織的特征,基本涵蓋了這些關鍵詞:扁平化、團隊化、無邊界、柔性化、靈活性、創新性、激勵性、自我更新與客戶導向等,這些關鍵詞說明了未來組織的典型特點,也就是說在進行組織設計是這些特點需要體現出來,才能滿足市場變化的要求。
如此多的功能與特征,這樣的組織是否能夠被設計出來?
企業的客戶價值形態
答案是可以,但是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只要從組織形態管理的角度設計,這樣的組織就可以被設計出來,而且能夠涵蓋以上所有的功能與特征。
傳統的組織管理分析模型研究運動狀態下的組織,展望未來而審視現在,強調組織發展的持續性,組織形態管理是研究靜止狀態下的組織,立足現在審視未來,強調組織形態的平衡性,這是對組織管理的兩種不同的視角,最終殊途同歸。
在組織形態管理視角下,未來的組織將是一種客戶價值形態。客戶價值形態的企業一般出現在市場發展的成熟階段,這樣的企業形態是客戶需求力與員工創新力相結合創造了主要價值。客戶價值形態形如八邊形,也可以稱之為鏈型,顛覆了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形態。
客戶價值形態的組織內部沒有了“分工”與“協作”,取而代之的是系統化與集成化的流程管理,組織結構也從傳統的職能型轉變為流程型,因此形如“鏈”,不僅組織形態扁平,而且能夠根據市場變化通過增減業務流程而改變組織規模,提高了組織形態的靈活性。
此時企業內部部門與職位開始消失,沒有了“部門墻”與“職位墻”,出現了眾多的各種團隊,業務流程把這些團隊有機的集成在一起,而系統化的流程管理在企業內部真正實現了無邊界。
客戶價值形態示意圖
由于客戶價值形態把員工創新力與客戶需求力結合在一起,因此即能滿足市場頻繁變化,又能充分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實現了企業內外部條件的相統一。這就是這樣一種組織形態涵蓋了未來組織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與特征。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設計?這里介紹一種新的方法論——10S企業形態分析模型。
10S企業形態分析模型
要想設計客戶價值形態的組織,需要使用10S企業形態分析模型。
形態由結構組成,組織形態也是由結構組成,分析企業形態需要剖析企業的組成結構。一般來說,企業形態主要由十類結構組成,通過這10S(Structure)可以描述出一個企業形態,這10S分別是價值創造能力結構、股權結構、治理結構、組織結構、人才結構、管理基礎結構、價值單元結構、客戶結構、產品結構、文化結構等。十類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平衡的企業價值形態,使人們能夠識別企業形態的特征。
10S企業形態分析模型
在十類結構中,價值創造能力結構是決定企業形態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企業形態的DNA,而客戶價值形態的DNA就是創新力。
在設計客戶價值形態時,就是從這十個結構開始,使十類結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滿足市場對企業形態的要求。在中西方管理思想中,這十類結構的都有成熟的構建方法與工具,只需要有機的集成。通過這十個結構設計,就可以把以上所有的功能與特征體現出來。
作者:楊少杰,第一位系統研究組織形態管理的獨立學者,組織形態管理理論、企業形態進化規律的提出者,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進化:組織形態管理》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