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下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分檔設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2020年出臺的房企“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則從房企負債層面對行業進行約束。這兩個制度持續引發業內關注。
范劍平表示,受疫情影響,中國在2020年放松“銀根”,給了地方政府大量資金,希望能夠支持基礎設施投資,但事實上,仍有不少資金又流向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與金融高度相關,為了穩中求進、減少地產企業未來的風險,中國在全球率先打響扭轉資金脫實向虛的第一槍,對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出臺“紅線”管理。國內資金過去對房地產行業屬于超配,目前雖然沒有實施緊縮,但已不做增量。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實施,就是讓金融機構內部消化,防止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增量。
“‘三條紅線’對地產企業壓力最大的可能是現金短債比不能小于1倍,如果到期的債務是1億元,企業就要準備2億元的現金。”他還說,“這些所有措施,都是為了防范風險進一步擴大,也對一些過于激進的企業起到警告作用。總體來講,是為了穩定房地產,從而穩定金融市場。”
論壇上,范劍平還對中國的宏觀政策進行分析。他認為,在2021年,宏觀政策取向的重點在于“穩中求進、不急轉彎”,“今年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必然要轉彎,但轉彎的時候不會那么急。做到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就會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調整。”
他稱,今年的財政政策不會像2020年擴張那么大,會稍微緊縮一點,預計財政赤字率會由2020年的3.6%降到今年的3.2%,而3.2%的赤字率,在歷史上也已經屬于很高的水平。財政政策仍是擴張型、積極型的。
他進一步分析,今年貨幣政策的目標是“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由于2020年基數較低,今年中國的名義GDP增速可能會接近10%,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也會在接近10%,貨幣供應總體不算緊張,且彈性非常大。
“這個過程中,貨幣政策會有更多的結構性調整,其中,房地產是用來住的部分是實體經濟,用來炒的部分是虛擬經濟。我們既要支持老百姓改善居住條件,對屬于實體經濟的房地產部分要繼續支持,而對于任何房地產金融炒作,則要通過房地產長效機制來解決。”范劍平稱,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讓中國騰出更多的資金投向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