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當當網產品經理張某在人人網靜安中心10層女廁用手機偷拍,在女人們的尖叫聲中落荒而逃,后被抓住。當時其手里拿著手機,胸前掛著當當網的工牌!今晚當當網發布消息稱:已對該員工給予停職處理,如調查屬實會立即解聘。
6月29日晚20時51分,網友“吃喝飄堵”在微博上發出一張一名男子被拷上雙手并被打的圖片,稱其“自作孽”,隨后,該名網友再次轉發微博,解釋稱圖片中的男子拿著手機在人人網靜安中心10層女廁偷拍被抓,該名男子的胸牌顯示其為當當網的產品經理。
7月2日下午16時38分,資深媒體人田京波也在微博上放上一段該男子被抓時的現場視頻,視頻中圍觀群眾情緒激動地上前打該名男子,該名男子只得跪地求饒。但當當網仍未對此事發表意見。7月2日晚19時04分,當當網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6月29日,網上曝光當當網某員工涉嫌偷窺的不檢點行為,當當網高度重視。該事件發生在下班時間,地點在當當網的辦公樓層之外,我們正在等待公安部門的調查取證結果。目前,當當網已對該員工給予停職處理,如公安部門調查屬實,我們將按照公司相關規定,立即解聘該員工。特此聲明!當當網人事部”
這一聲明中迅速撇清責任的態度和作法也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網友“上官哥哥”評論道,“沒有企業責任感,不敢承擔的企業。”著名領導力學習 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當當應當立即給予當事員工法律援助,并深入檢討因沒有足夠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失誤,制定一系列改進員工業余生活的計劃。
隨著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員工承受的壓力不斷加碼,水漲船高,員工在職場中呈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員工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狀態低落,嚴重耗損和危害員工的心理、生理狀態,給企業與員工都帶來相當大的損失。
企業員工的常見心理問題有:
1、員工心理壓力過大,工作負荷過重和工作要求過高,工作中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家庭與情感出現糾葛,自我內在認可度不高,都會給員工心理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大會引起很多生理、心理與行為的消極反應,比如容易疲勞,容易感冒,情緒低落,記憶力、創造性下降,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下降。
2、職業枯竭,也稱職業枯竭綜合癥,職業枯竭的人對工作失去熱忱,對自己職業缺乏基本興趣,情緒低落,消極怠工,在生理與心理上出現精疲力竭和身心憔悴的癥狀。
3、突發性心理危機:由于企業裁員、公司并購、員工過勞死或者員工自殺等突發性災難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機問題,導致員工產生彌漫性的心理恐慌。
4、因情感與家庭導致的情緒問題。因感情、婚姻、家庭產生的情緒問題和心理張力遷移到日常工作中,往往會嚴重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狀態,是影響員工壓力和情緒的重要因素。
5、因職業角色引發的心理問題。職業往往要求我們扮演一個固定或者相對穩定的角色,如警察,教師,經理,服務員等,而長時間的職業角色扮演帶來的心理問題,產生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轉換困難,引發家庭矛盾或人際矛盾,或者產生角色掙扎,職業角色與內心自我的角色沖突不甘心扮演這個角色,而為了生存不得不扮演這個角色,產生自我認同危機,非常痛苦。
一、宣泄。通過說一說,寫一寫,哭一哭,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的方法把情緒合理表達出來,有煩惱和委屈,最好向親人或者朋友傾訴,千萬不能憋在心理;
二、轉移。通過讀書刊,練字畫,看電視,做運動,學歌舞,玩棋牌,種花草,養寵物,以及逛街,釣魚,集郵,旅游,家務等活動轉移注意力或者離開煩惱源;
三、放松。深呼吸,打呵欠,伸懶腰,聽音樂,沐浴,按摩,自我催眠,或者大腦想象藍天白云,森林草原,江河湖泊,海浪沙灘,小橋流水等美好景色,田園風光,都是放松入靜悄,緩解焦慮,解除疲勞的有效方法;
四、幽默。心情不好時,去聽相聲,看漫畫,觀小品,賞喜劇,講笑話,哈哈一樂,忘記煩惱,碰到窘迫尷尬,或者劍拔弩張的事情,可以開玩笑調侃,或者自我解嘲的方法化解矛盾沖突,變被動為主動;
五、脫敏。由弱到強循序漸進地接觸令自己不快的刺激,使其逐步適應,克服因對某些事物或者場所敏感而導致的情緒困惑;
六、滿灌。有了倒霉的,不開心的事情,不妨想想最壞的結果,可能會發現沒有什么了不起,壞也壞不到那里去,這樣心情就坦然了;
七、代償。反復努力仍然失敗,冷靜分析發現前途無望,可以改變目標和追求,或者另辟蹊徑,用其他方面的優勢彌補自己某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八、暗示。我們經常會無意識地潛移默化地接受自己或者他人的語言和行為影響,遇事往好處想,往好處說,每日 挺胸昂首,面帶微笑,多說鼓舞士氣,爭強信心的話,少說倒霉泄氣的話,多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就會心態陽光;
九、升華。遇到不幸化悲痛為力量,遇挫折變壓力為動力,將情緒激發的能量引到正確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設性,創造性,對人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利,這是一種最積極有效的心理調節方法;
十、希望。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都是有希望,不絕望,有信心,不灰心,堅信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只要咬緊牙關就熬過去了,一切就會好起來;
十一、助人。有了煩惱就去做好事情,幫助別人的公益性活動,會受到感謝和贊揚,產生成就感,滿足感,心情就自然好起來;
十二、理智。上述方法非常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調整心態的治本方法是理智,用理智駕馭情感,當自己生氣時,或者大打出手時,制怒的最好方法是三思而行,一思憤怒是否合理;二思憤怒的后果;三是有無替代方法,三思心情就靜了;
十三、辯證。看人看己看事,變絕對為相對,化片面為全面,轉靜止為發展,牢固樹立不好中有好,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現在不好將來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哲學思想,學習積極正向的思維方式,辯證的思維習慣。
許多員工抱怨說時間老是不夠用,工作也老干不完。這種焦慮和受壓感對許多人來說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那些為工作或生活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義。要平衡自己的生活應嘗試換個角度想問題,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