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企業應該如何轉型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來適應并提升競爭力:
一、提升效率,摒棄所謂勞動密集性思維
那種以為勞動密集性企業反而有競爭力的思維只適合于中國企業啟步階段,因為那里勞動力的成本低得足以抵銷效率的損失,而且還有紅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員工理所當然的要分享發展成果,所在,當成本優勢不足以抵銷效率損失時,中國企業只能從效率上來提升競爭力。我們舉個例,美的集團大概是人均百萬的產值,而對于一此小企業而言,人均不足二十萬的產值。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向大企業的傾斜是必然的,這必將導到規模不足,效率不足的企業被淘汰。
二、造就高附加值、高員工收入的企業
我們一直不理解歐洲為什么那么多奢侈品牌,不理解為什么很多外企總是拋棄低端市場,現在應該逐漸明白了。只有高附加值的企業才會有持續的競爭力。這種高附加值不僅意味著投資方收入可觀,更加意味著可以給員工更富競爭力的工資,從而吸引到真正的人才精英來進一步創造高附加值的品牌和產品。
三、機會型向知識型轉變
也許早期的創業老板都是體制外沒多少文化的人,但是這種想法在未來將被拋棄,那種低知識的管理模式必將被員工所拋棄。從管理、技術、營銷等多方面都需要越來越規范和人性化的管理,任何企業都將不是個人的私產,必然是社會集體中的一員,承擔著所有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