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項目管理是二十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一種計劃管理方法。它一經出現就為全世界所矚目。1957年,美國杜邦公司用這種方法進行設備維修,使維修停工時間由原來的125小時銳減為78小時;1958年,美國人運用項目管理技術,一舉使北極星導彈設計周期縮短整整兩年。60年代以來,項目管理在航空、航天、醫學、化工、制造、財務、廣告、法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范圍還在不斷地拓展。時至今日,項目管理技術已經在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基于質量、成本、效率為指導目標的精益項目改善,即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四階段十步驟(PDCA循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
它是企業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
基于QCD為目標的問題分析與解決(PDCA)是一個改善循環,在每個循環之后把有效的作法標準化,并藉由啟動另一個PDCA循環的程序作為持續不斷改善的工具和方法
本課程是針對企業管理活動中以QCD為目標的精益項目制管理方法,是對PDCA的程序作全盤了解并應用在日常的業務中,同時和其它解決問題的工具結合,可引領企業經營持續學習、改善及自我超越。
課程對象:企業中層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質量工程師、以及現場管理人員
課程形式:講授法,演練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等
培訓時長:3-4天
課程大綱:
【課前破冰】:
1.分組要求
2.隊名/隊呼
3.小組職責
4.發布改善政策、方針、目標、周期
5.改善改善委員會成立、
6.改善改善委員會職責
7.現場管理看板設計及準備
8.設置“獎金”與“樂捐”
9.建立制約與考核機制
第一講 精益項目管理的特點
1.何謂5S?
2.為什么做不好5S?
3.何謂精益?
4.精益的特點和思想
5.何謂項目?
6.項目的構成
7.何謂精益項目?
8.精益項目的特點
9.精益項目的目標-QCD
10.精益項目與PDCA
11.PDCA的特點
12.PDCA與造物即造人
第二講 精益項目案例分析
1.效率提成改善案例-計劃誤期率由45.6%降至35%
2.質量現狀目標-體漏率由50%降低到5%
3.成本改善案例-精益VA/VE產品成本降低20%
第三講 精益項目三步驟
1.項目管理的過程
1)制定目標
2)組建項目組
3)制訂項目計劃
4)處理項目變化
5)控制實際進展
6)整理、完善技術檔案
7)形成知識網絡
2.項目實施步驟(四階段十步驟)
1-定義課題
1-1-什么是課題
1-2-課題分類
1-3-課題量化
1-4-查找課題的工具
1-5-如何描述課題
演練——定義問題
2-現狀調查
2-1-如何分析現狀
2-2-查找現狀的方法
2-3-現狀原因的分析方法
演練——現狀調查
3-設定目標
3-1-何謂目標
3-2-如保設置目標
3-3-設置目標的原則
演練——目標設定
4-分析原因
4-1-基本分析方法
4-1-1-頭腦風暴法
4-1-2-特性要因法
4-1-3-ABC分類法
4-1-4-二八原則
4-2-基于成本(C)降低的分析方法——VA/VE
4-2-1-何謂VA/VE
4-2-2-VA/VE的作用
4-2-3-VA/VE的功能分析步驟
1)功能定義的演練
2)功能分類的演練
3)功能整理的演練
4)功能評價的演練
5)功能改進的演練
6)功能創新的演練
4-3-基于效率(D)提升的分析方法——VSM
1)繪制現狀價根據生產節拍生產
1)根據生產節拍生產
2)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單件流
3)降低換件時間和小批量運行
4)運用庫存超市拉動系統來控制不存在單件流的生產
5)發送生產計劃給價值流中的一個唯一流程
6)在定拍工序中平衡生產量
7)在定拍工序中平衡不同產品的生產
4-4-基于質量(Q)改善的分析方法——VSM
1)量產性評價
2)作業指導書
3)過程控制
4)檢查管理
5)再生材料管理
6)長期在庫品管理
7)4M 變更
8)異常管理
9)品質月報
10)糾正與預防
5-確定主因
5-1-確定主因的方法-觀察
5-2-確定主因的方法-測量
5-3-確定主因的方法-查記錄
5-4-分析主因的方法-五五法
演練——原因分析
6-制定對策
6-1-思考:影響項目實施的先決因素是什么
6-2-制定對策的方法-甘特圖法
6-3-甘特圖與5W1H法
6-4-WBS法
6-5-ECRS法
6-6-輕重緩急模型
6-7-難易排序模型
6-8-5W1H法
演練——制定實施對策
7-實施對策
7-1-實施對策的跟進-六標法
7-1-1-標準制定
7-1-2-標準評審
7-1-3-標準培訓
7-1-4-標準執行
7-1-5-標準檢查
7-1-6-標準優化
7-2-如何監控進度
7-3-溝通與檢討會
演練——溝通與檢討會的召開
8-檢查效果
8-1-檢查效果的工具
8-1-1-如何使用查檢表檢查效果
8-1-2-統計表的設計與使用
8-1-3-統計手法在效果檢查中的應用
8-1-4-如何使用排列圖確認效果
9-鞏固措施
9-1-量化、標準化
9-2-文件化、檔案化
10-總結和下一步計劃
10-1-將遺留的問題再循環
10-2-提出新的問題
10-3-總結、推廣、發表
3.項目總結
1-三問六準一循環
1-1-三問
1-2-六標
1-3-一循環
第四講 如何保障精益項目做好
1.成立推進組織
1-1-為什么要成立組織
1-2成立什么樣的組織
1-3-組織核心成員如何選取
1-4-組織成員職責
2.如何導入項目計劃體系
2-1-項目主計劃
2-2-項目月計劃
2-3-項目周執行計劃
3.構建項目推進反饋體系
3-1-項目計劃內容及執行
3-2-項目目標管控制
4.構建項目推進的激勵體系
4-1-為何要建立項目激勵制度?(激勵的動機)
4-2-每個項目該激勵多少?(激勵的基準)
4-3-激勵的對象?
4-4-各激勵對象的權重?(各受獎對象能獲得多少激勵)
4-5激勵的時機?(什么時候激勵)
4-6-哪個組織來評估?
4-7-如何評估?
4-8-激勵的方式如何?
5.導入項目宣貫
5-1-宣貫的內容
5-2-宣貫推進的時機
6.項目沖突管理
6-1-沖突解決模型
6-2-解決沖突問題的各種策略的有效性
7.精益項目推進保證體系
第五講 項目失敗的主要因素
1.項目目標不明確
2.缺乏有力的領導
3.缺乏高層管理者的支持
4.不合理的預測
5.跨部門協作不得力
6.計劃和控制不力
7.過多的不可控變動
8.責、權、利不清
9.資源配備、供給欠佳
10.缺乏有效的溝通
11.項目經理缺乏魅力、影響力
第六講 行動計劃布置
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