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亚洲另类视频,国产啊啊啊视频在线观看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薛旭:汽車業創新不妨借鑒華為模式

戰略管理 41
薛旭

薛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市場營銷》《企業戰略規劃》《互聯網下汽車行業現狀與營銷創新》《汽車行業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薛旭

中國市場學會營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戰略與營銷課程主講專家薛旭

“我們看到的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現在中國手機行業占據領導地位的企業都是2010年前后才出現。這給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啟發:我們處在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汽車行業也是如此。”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中國市場學會營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戰略與營銷課程主講專家薛旭說。

自1990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一直一路上揚,因此,2018年的變化多少來得有些令人猝不及防。“車市負增長”“外資股比放開”“關稅下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多個“第一次”讓市場格局變得撲朔迷離,但另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眾多品牌分食市場增長紅利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我國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將開啟新的競合模式。

在薛旭看來,在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下,自主品牌將面臨著同國際汽車巨頭在中國本土市場展開大戰的新格局,中國汽車產業會隨之經歷一個大規模的產業重組和整合。“如何把全球的技術研發能力轉移到以中國為中心的產業格局上,這是下一個階段發展的關鍵所在。”

中國汽車行業不懼怕技術封鎖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股比限制由華晨寶馬“破冰”,進一步加速汽車產業格局的改變。有意見認為,中國汽車合資時代走過30多年,很多車企在合資進程中取得了豐厚利潤,但獲得外方零部件支持、整車匹配技術支持的企業卻并不多見,技術上的“受制于人”限制了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

一個最直接的證據是,盡管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井噴式發展使中國很快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但與整車銷量狂飆突進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產業基礎差、總體投入較小,企業研發力量分散,其進程與成效都比想象中要艱難得多。

“外方把在西方成熟的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合資企業中,導致一些合資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比較弱。這些合資廠嚴格意義上說是生產工廠,不是一個以知識產權為中心的現代生產企業。”薛旭直言。

特別是對于試圖在新能源領域和智能網聯領域“換道超車”的中國汽車產業來說,與全球汽車市場“同頻共振”,甚至領先發展將成為核心命題。在薛旭看來,汽車產業的大規模變革或將倒逼自主品牌走上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激發自主品牌的發展潛力”。

“汽車行業還沒到2002年電信產業、計算機產業的那種狀態,只能說是一個連續增長20多年之后,突然之間出現了一個非常有限的負增長。”薛旭認為,在2000年計算機泡沫破裂的階段,華為曾遭遇到了類似甚至比今天汽車行業面對的困境更加嚴峻的形勢。事實證明,只要找準方向,實事求是地看待市場,就有突圍的機會。

“從開發數字程控交換機開始,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華為的一系列研發是從原理上突破的,是從‘教科書’開始的創新。今天,中國汽車工業同國際領先品牌的差距相對小得多,關鍵是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以及市場環境。”薛旭是說。

汽車行業應該有混改的大魄力

隨著汽車產業的升級和變革,一些傳統國有汽車企業效率低下,人才流動機制不合理等矛盾開始顯現。在市場放開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改革的迫切性更加突出。

2018年5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指出,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手,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

在薛旭看來,隨著汽車“新四化”轉型的加速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涌入,汽車產業大規模創新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開始了。“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國有汽車企業混改應該有大的改革魄力。”

薛旭認為,混改的目標是能夠達到“從根本上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這是一個大的產業原則。

“在這個產業原則下,重組過程中各種資源在重新利用和開發,新的思想在不斷導入。從提升競爭能力的角度,應該大規模混改,允許民營資本參股,甚至控股傳統的國有企業。”薛旭如是說。

薛旭分析,對于混改來說,中國通訊制造業先例在前。據他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這四大中國通訊制造業企業群雄并起,徹底打破中國電信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合稱“巨大中華”。

由于在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展現出的缺陷,巨龍通信、大唐電信逐步遇到制度瓶頸并衰落。中興憑借“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混合經濟模式逐步成長,民營企業華為公司更是異軍突起,成為全球的行業領軍企業。

“通訊制造業的歷史證明,在競爭行業,應該讓民營經濟進入,通過大浪淘沙,讓適應市場的強勢企業涌現出來。”薛旭說。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曾表示,未來3年至5年車企的關停并轉、兼并重組絕對不是新聞,大部分的品牌會被淘汰。

對此,薛旭同樣認同。在他看來,大規模產業整合是產業重組之后必然結果。“在市場壓力下,兼并重組一定是大勢所趨。10~15年后,中國或將只剩下2到3家自主品牌。”

薛旭表示,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自主品牌中強勢品牌效應將更加明顯。在他看來,強勢品牌是一個持續創新的主體,這個創新主體通過營銷,通過金融,在市場獲得資源,投入研發,在終端表現上自然會有更好的成果。

“在大規模產業整合中,通過強強聯合,技術互補,最終形成龍頭企業,并走向國際化,也是中國汽車企業的發展之道。”薛旭說。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阿克| 嘉黎县| 汉中市| 南澳县| 驻马店市| 桦川县| 崇文区| 丹江口市| 永春县| 东兴市| 伊宁市| 门头沟区| 中西区| 庐江县| 花莲县| 德化县| 布尔津县| 溆浦县| 阜平县| 常宁市| 定襄县| 阿克陶县| 灵山县| 柞水县| 鄂托克前旗| 彭山县| 德令哈市| 福海县| 望城县| 旌德县| 锦屏县| 工布江达县| 铜山县| 新闻| 卫辉市| 滦南县| 东港市| 寿光市| 大邑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