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的發展對財務管理從業人員的要求日益提高。挖掘數據背后的商業價值,創造有價值并且不斷增值的財務分析和報表,以支持管理層的決策,才是財務人員工作的真正意義。新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更多接觸業務層面,基于信息系統和數據分析工具,對影響績效指標的業務和財務數據進行定期收集和分析,呈現指標與目標的偏離,洞察差異原因,與業務部門共同制定改善方案并推動執行,才能真正實現財務支持管理決策的價值體現。
傳統財務分析以財報內容為核心,不僅內容上受到會計報表的局限,在時間上也遠遠滯后于經營需要,成為“馬后炮”。為了提升財務工作價值,需要參與到經營管控當中,實現業財融合,為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立足于實時經營狀況的內部報告和經營分析。
本課程顛覆傳統財務分析的思路,通過四條邏輯主線,整合五大基本模塊的內容,可以根據不同企業實際需要進行組合創新,從而實現為經營者提供度身定制的經營財務內部報告。
課程收益:
通過學習,使財務能意識到管理會計與企業自身運營管理、戰略布局相結合的重要性。通過尋求改善經營能力的管理會計理念和方法,運用管理會計工具,來提升企業的財務經營決策能力與成本控制能力。具體培訓收益可以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 從公司戰略角度,認識財務對運營管理的重要作用
? 學會運用財務方法把握企業的戰略發展和財務管理方向
? 掌握內部財務報告編制、分析各部門的經營活動對企業的影響
課程時間:1天 (6小時/天)
授課對象: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財務人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等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案例研討、角色演練、小組討論等形式的互動式,要求全員參與。
課程大綱
第一講:大數據來臨下財務轉型現狀及未來方向
一、財務數字化時代已到來
1.大數據的三大思維轉變
(1)要分析與某事物相關的所有數據,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數據樣本
(2)接受數據的紛繁復雜,不再追求精確性
(3)不再探求難以捉摸的因果關系,轉而關注事物的相關關系
2.主要數據工具在財務領域的應用現狀
(1)BI
(2)可視化
(3)RPA
(4)高階分析系統
(5)區塊鏈
3.大數據時代的財務價值需求
(1)價值需求:保持企業價值、創造增值價值
(2)能力需求:挖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溝通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身份升級:商業伙伴—可信的數據提供者—價值分析者—價值創造者
二、財務轉型的方向和要求
1.財務的理想:支持決策、創造價值
2.財務的痛點:沒有時間做更有價值的工作
3.財務轉型的方向:利用工具,釋放低價值的時間,賦能高價值工作
4.轉型中對財務人員數字化能力的要求
(1)用數據表準確反映業務現實的能力
(2)數據標準的識別能力
(3)非標準數據的快速處理能力
(4)基于業務洞察的分析能力
(5)分析結果的可視化展現能力
第二講:服務經營下的財務分析應用
一、如何顛覆傳統:從四大能力到服務經營
1、傳統財務分析報告的不足
2、經營財務內部報告體系構建
(1)報告什么?——從四大能力到因果聯系
(2)怎么報告?——從全面反映到突出重點
(3)什么時候報告?——突破月度報告的束縛
(4)報告撰寫體系?——基本模塊 + 邏輯主線
二、分模塊內部報告分析
1、營收模塊
2、成本模塊
3、盈利模塊
4、現金流模塊
5、資產模塊
三、邏輯主線內部報告分析
1、投入產出主線
2、成本管控主線
3、實時監控主線
4、擴張發展主線
工具應用:模塊+主線電子表格模板
四、經營財務內部報告的撰寫
1、如何研判公司業務特征與商業模式?
2、如何尋找經營決策層較關心的痛點?
3、如何選擇邏輯主線與整合基本模塊?
4、如何采集基礎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
第三講:業財融合下財務分析應用
一、增強實際工作中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溝通的能力1、業務語言與財務語言溝通上的差異
2、提升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溝通效率
3、有效的合作伙伴關系所需的技能和特質
4、業務人員如何更好的利用財務信息進行決策
二、如何利用財務分析工具進行價值創造
1、工具一:營運管理工具與方法
案例:東阿阿膠經營會計報表助力業績提升
2、工具二:投資管理工具與方法
案例:金蝶軟件的項目損益管控
3、工具三:風險管理工具與方法
案例:日常運營中的分析管控—杠桿分析法
4、工具四:標桿管理
案例:對標的成功與失誤
5、工具五:管理會計報告
案例:際華集團管理會計報告體系
課程總結與回顧
1. 課程主要內容總結與回顧
2. 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