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國內外經濟形勢宛如一團迷霧,復雜多變,讓人捉摸不透。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深陷低速增長的泥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 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 3.2%,2025 年也不過 3% 左右。這背后,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局部沖突不斷等因素交織,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的前行步伐。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不僅對歐盟擬加征 50% 關稅,還保留對華部分關稅,使得全球供應鏈不得不重新洗牌,企業投資也因此變得畏首畏尾。與此同時,美元信用遭遇危機,美元指數跌破 100 關口,美債收益率與美股齊跌,市場對美債信用憂心忡忡。而在國內,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的首要難題,像一座大山橫亙在發展的道路上。消費占社會總需求的比重偏低,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占 GDP 的比重剛過 50%,與發達國家的 80% 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 65%-70% 相比,差距明顯。這直接導致市場疲軟,企業產品積壓,經營困難重重。
但危機之中,往往蘊含著機遇。以科技創新為例,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蓬勃發展。這不僅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在制造業領域,智能化轉型加速推進,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 45%,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不良率顯著降低。再看國內,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凸顯,消費增長空間巨大。只要政策得力,將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必能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展望 “十五五”,我國經濟發展既面臨挑戰,更充滿希望。在政策層面,國家已明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預計 2025 年赤字率可能突破 3%,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加力,5 月降準降息也已落地。這些政策將為經濟增長提供堅實保障。在產業發展上,新質生產力將成為主角。隨著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興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傳統產業也將實現深度轉型升級。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人工智能 +” 行動將在實體經濟各行業廣泛開展,形成先發優勢。
當下經濟形勢雖嚴峻,但并非毫無轉機。只要我們抓住科技創新的機遇,充分發揮國內市場優勢,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國經濟定能在 “十五五” 期間實現穩健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課程提綱】
第一部分 2025年中國經濟與“十五五”宏觀趨勢
一、2025年中國經濟
1、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整體考量
2、對等關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表現
二、“2024/926”政治局會議以來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與趨勢
1、一攬子增量政策
2、2025年財政政策
3、2025年貨幣政策
三、“十四五”收官情況
1、“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及完成情況
2、“十四五”中國經濟發展過程與要點回顧
四、“十五五”中國宏觀政策與發展趨勢探討
1、發展新質生產力
2、房地產與新型城鎮化
3、能源與綠色低碳轉型
4、國資國企改革
第二部分 中美博弈與“十五五”期間國際環境
一、特朗普2.0與中美博弈
1、特朗普2.0MAGA主要訴求
2、特朗普2.0美國國內政治勢力構成及外部影響
二、對等關稅以來中美貿易談判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美國的對等關稅對國際經貿金融的想象
2、中美貿易談判進程及展望
3、對等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