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二十屆四中全會于2025年10月在北京召開,核心議程是研究“十五五”時期發展的重大問題并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是編制“十五五”規劃綱要的綱領性文件,是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 。準確理解和把握全會精神與《建議》的核心要義,對于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課程應運而生,旨在提供及時、權威、深刻的政策解讀。
培訓目標
深度洞察:深刻領會“十五五”時期中國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變化。
精準把握:清晰識別“十五五”規劃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擴大內需、區域協調、綠色發展、民生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點舉措和戰略方向
提升能力:增強學員的戰略思維、政策分析和實踐轉化能力,能夠將中央的宏觀戰略部署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工作相結合,謀劃具體發展路徑
目標學員:本課程主要面向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國有企業和重點民營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政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等。
培訓時長:3小時
課程培訓大綱
一、解析“十五五”時期七大市場確定性機遇
1. 機遇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2. 機遇二: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3. 機遇三: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服務消費
4. 機遇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 機遇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6. 機遇六: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7. 機遇七: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二、解讀“十五五”時期主要工作方向的十二個部分
1.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2. 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3.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4. 對內改革,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
5. 對外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6. 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7. 區域戰略,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8. 文化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9. 保障民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10. 綠色發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11. 安全發展,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
12. 國防建設,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