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我看來,文化建設實際上是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系統化、規范化建設。
這涉及到對企業文化建設意義的認識和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意義在于有效統一組織意志,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組織成員在反復的思考、討論、質疑、激辯中形成組織共識的過程,因而系統化、規范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企業家在系統化、規范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業家的價值理念、戰略思考、思維方式、行為模式是形成企業價值體系的重要源泉,當然必須在得到組織成員廣泛認同的基礎之上。任何優秀文化的形成都不會是完全自發的,強勢領導人在文化建設中的強力推動作用不可或缺。
二是制度化、流程化建設。
制度化、流程化是企業文化建設能否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能否真正長久立住而不是曇花一現的關鍵所在。文化建設當然屬于柔性管理的范疇,但文化建設的真正落地和取得實效卻離不開剛性制度、流程的約束和支持。實踐中經常見到的是,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企業往往將文化建設理解成意識形態的內容,脫離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制度和流程體系之外。可以武斷一點地說,如果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做不好,企業的價值理念體系最終不能同企業的制度流程體系有效對接,不能同每位員工的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有效對接,這樣的文化建設必然遭致失敗。
三是灌輸和養成。
企業文化建設根本上要通過影響和改變組織成員的思想意識、思維模式、行為方式而發生作用,離開在灌輸和養成上至為艱辛、至為艱難且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的努力,企業文化建設只能成為一句空談。這也正是企業文化建設成功者寡、失敗者眾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想文化建設做得最好的是一些什么組織?學校、軍隊、宗教組織。沒有什么訣竅,有的只是強力而持續的學習 和灌輸。文化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組織具有不同的使命和信仰,同一組織在不同階段的價值理念也會發生變化,關鍵在于有沒有強力的灌輸和養成機制,有沒有在灌輸和養成上不懈的艱辛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