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經理人、總經理、總裁
目的:使管理者系統掌握財務知識,1.讓懂經營的管理人員也懂財務(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看經營); 2.讓懂財務的會計人員也懂經營(站在經營管理的角度管財務)。
內容:
第一部分:財務管理概述。
1. 企業命運的沉浮在于財務管理的水平高低。
1) 通過對“巨人集團”財務管理失控,導致企業“傾覆”的案例,介紹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2) 案例1:“巨人集團”的案例。
2. 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含義。
1) 什么是財務管理;
2) 財務管理包含哪些內容;
3) 財務管理的循環程序;
4) “PDCA”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5) 財務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的區別。
1)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概念不同;
2)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職能不同;
3)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依據不同;
4)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時間不同;
5)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目的和結論不同;
6) 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影響結論的因素不同。
4. 專業財務人員管理水平的提高:財務經理的九段工作目標。
第二部分:企業財務管理的“論說文”——《資產負債表》
1. “論說文”——《資產負債表》的三要素。
1) 第一要素——“資產”:
A. “資產”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 案例2:“四川長虹”沉浮的背后是不良資產的增加;
C. 案例思考:經營者如何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去審視經營中資產存在風險:
a) 銷售部門:“應收賬”的風險和控制;
b) 生產經營部門:“存貨”的風險和控制。
c) 案例3:“戴爾”創造的“存貨周轉率”的奇跡。
2) 第二要素——“負債”:
A. “負債”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 案例4:自身資本過少,杠桿效率太高是“雷曼兄弟”倒閉的重要原因之一;
C. 案例5:堪比“雷曼兄弟”的恐怖:“光大銀行”的債務違約;
D. 籌(融)資的種類和風險控制;
E. 如何融到資金:“投資人”最關心什么?
3) 第三要素——“所有者權益”:
A. “所有者權益”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關系。
2. “論說文”——《資產負債表》書寫的格式:第一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3. 如何看懂“論說文”——《資產負債表》。
1) 《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特點;
2)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3)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4) 案例6:忽視《資產負債表》的是巴林銀行倒閉案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三部分:企業財務管理的“記敘文”——《利潤表》
1. “記敘文”——《利潤表表》的三要素。
1) 第一要素——“收入”:
A. “收入”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 案例7:“收入兩套賬”的風險及預防。
2) 第二要素——“費用”:
A. “費用”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 成本構成類型的詳細分析;
C. 如何分清“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D. 基于“量本利”分析的不同對策。
3) 第三要素——“利潤”:
A. “利潤”的概念、分類及核算。
B. 獲得利潤后的投資問題;
C. 投資的風險。
D. 案例8:平安保險海外擴張的坎坷之路。
2. “記敘文”——《利潤表》書寫的格式:第二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
3. 如何看懂“記敘文”——《利潤表》。
1) 《利潤表》的概念和特點;
2) 《利潤表》的結構;
3)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第四部分:企業財務管理的“說明文”——《現金流量表》
1. 《現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特點;
2. 現金和現金流量的概念;
3. 企業現金流量的分類;
4. 《現金流量表》的填制原則;
5.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6.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7. 案例9:《現金流量表》使“中國藍田”美麗的泡影破沒;
8. 案例10:蘋果成功背后的財務管理之道。
第五部分:透過會計文章進行企業財務分析
1. 三篇會計文章的關聯關系。
1) 第三會計的三個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2) “借”與“貸”的關系;
3) 三篇文章的關聯關系。
2. 財務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1) 什么是財務分析;
2) 財務分析的意義;
3) 財務分析指標的內容;
3. 杜邦分析法。
4) 什么是杜邦分析法;
5) 杜邦分析法的邏輯;
6) 杜邦分析法的財務指標關系;
7) 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
8) 案例實操:運用杜邦分析法對某家公司進行財務分析。
4. 重要財務比率的講解。
1) 流動比率;
2) 速動比率(含保守速動比率);
3) 流動資產周轉率;
4) 總資產周轉率;
5) 資產負債率;
6) 銷售毛利率;
7) 銷售凈利率;
8) 案例實操:以(600463)空港股份的財務比率為依據進行上述財務比率的講解和分析。
第六部分:全面預算管理
1. 預算管理概述。
1) 什么是預算;
2) 預算的特征;
3) 預算的作用;
4) 預算的分類。
2. 預算管理如何做。
1) “量本利”分析法;
2) 銷售預算;
3) 生產預算;
4) 全面預算體系的報表;
5) 全面預算管理的流程;
6) 預算差異分析
